刘平晋博士查看粗脊蚜茧蜂的繁育情况。
宁夏有害生物生防天敌扩繁基地养虫室实行密闭管理,以防止外来昆虫干扰粗脊蚜茧蜂繁育。
麦苗上分布着蚜虫、寄生蚜和僵蚜。
农户在中宁县红梧山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采摘枸杞。
“看!这就是被粗脊蚜茧蜂寄生的蚜虫。”8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的宁夏有害生物生防天敌扩繁基地,在恒温恒湿的养虫室内,宁夏枸杞生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晋揭开网罩,端出一盒麦苗,指着叶片上小米粒般大小的蚜虫向记者介绍粗脊蚜茧蜂和蚜虫这对“冤家”对于枸杞种植的妙用。
粗脊蚜茧蜂体型细小,体长约为2至3毫米。雌蜂会将产卵器刺入蚜虫体内产卵,卵在蚜虫体内孵化后,幼虫以蚜虫内部组织为食。被寄生的蚜虫身体逐渐膨胀、硬化,体色变为黄褐色或金棕色。“当蚜虫停止取食和活动,成为僵蚜,就不再会对枸杞树或其他农作物产生危害。”刘平晋介绍。
枸杞是宁夏的优势产业,蚜虫却是枸杞园的重大害虫。每年夏天,枸杞迎来盛果期,也是病虫害预防的关键期,直接关乎着鲜果的品质和产量。过去采用化学农药控制,带来环境污染,也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021年,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嘉带领团队“三年磨一虫”,终于找到了枸杞蚜虫的寄生性蜂优势种——粗脊蚜茧蜂,并突破了粗脊蚜茧蜂规模化繁育技术。2024年年底,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宁夏首家有害生物生防天敌扩繁基地,成立宁夏枸杞生防科技有限公司,农科院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达成合作协议。“粗脊蚜茧蜂繁育和应用”进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阶段。“粗脊蚜茧蜂主要以蜜露等为食,对枸杞无害。为了养殖粗脊蚜茧蜂,我们专门选取了适宜的蚜虫作为寄主,既可以实现粗脊蚜茧蜂的寄生,又保证繁育过程中不给枸杞树带来虫害风险。”刘平晋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像这样一盒有粗脊蚜茧蜂僵蚜的麦苗,放置于枸杞树下就完成了粗脊蚜茧蜂的释放。羽化后的粗脊蚜茧蜂飞散到田间,继续寻找蚜虫寄生,开启下一轮繁衍。”
今年,规模化生产的两批次粗脊蚜茧蜂已投放至区内一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据悉,一只雌蜂可寄生200至300只蚜虫,它的后代持续寄生,寄生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可替代农药使用,从源头上提升枸杞品质,守护宁夏“红色名片”。(记者 白茹 马丽 文/图)